7月15日至7月22日,中北大学“志合太行,童心不孤”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定西市渭源县,开展主题为“儿童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状况”的实践调研以及公益支教活动。团队成员通过与儿童的面对面交流心声的方式,跨越年龄“代沟”,更真实的了解到孩子的心声;同时,团队开展思想引领、身心成长、文化传承三个主题板块的公益宣讲,在课堂中以抢答、小组团队竞技等方式寓学于乐,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色彩。
解开心结,追求诗和远方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跨越年龄“代沟”,从孩子的学习、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出发,通过“问几个小问题”、“谈一段难忘的往事”等方式与孩子进行面对面交流,更好的了解到孩子们的内心所想、心结所在。
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在活动现场,团队成员对在场的监护人也进行了相关交流,从根源了解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和看法有什么不同,构建起“父母”和“儿童”之间的交流桥梁,为新时代儿童发展和家庭成长支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可是我觉得父母可能不支持我的这个想法。”一名四年级女生向团队成员分享。团队成员在与其母亲的交流过程中将这一想法告知后,这位母亲这样回答:“我很支持孩子的想法,我觉得服装设计师是一个很优雅的职业,我觉得与我女儿的气质也很相配,我很期待女儿在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
之后,团队成员根据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交流帮助,帮助孩子们打开心结,追求诗和远方。
浸润心灵,红色精神厚植
在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团队为孩子们准备的“大思政课”成为本次实践中的亮点所在。
团队在思想引领、身心成长、文化传承三个板块分别开展公益宣讲,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成长等主题通过课堂抢答、小组团队竞技等方式寓学于乐,将其潜移默化地后植入孩子们的心中。
在思想引领的爱国教育板块,当提出“我们如何理解爱国”这个话题时,一名三年级的男孩子激动地抢答道:“爱国就是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自己的国家!”这一句回答赢得了现场团队成员和旁听家长的阵阵掌声。
在接下来的文化传承板块,团队成员利用数字AI技术,让文物在电脑上触手可及,让孩子们不用去实地博物馆也能体会到中国的文物之美。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团队成员在最后一部分主要展示了甘肃省的传统文化以及发展渊源,让孩子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厚植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志愿热情。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此次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儿童成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希望更多的青年志愿者能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为儿童成长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文/图 程志浩 严振升 谭云飞 张嘉君 陈庆怡 李文龙 崔阳 李佳丽)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