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绿禾志愿队响应“三下乡”号召来到东坝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1天的志愿活动。
夏日的骄阳难掩孩子们的热忱,每当忆及此次实践活动,内心的激动便油然而生,诸多思绪与话语欲向孩子们倾诉。此次实践活动意义颇丰,不仅让孩子们接触了红色文化、环保理念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认知视野;更让我们亲身感受到支教事业所蕴含的独特魅力——那份用知识传递温暖、用陪伴点亮成长的价值与力量,令人深感珍贵。
初次与孩子们相见时,他们尚带几分腼腆。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漾着微笑,眼神中交织着期待与羞怯,静静注视着我们。为了消弭彼此间的疏离,我们精心组织了破冰游戏,在互动中悄然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课程告一段落后,“老师上课非常有趣,带我们学各种知识。”孩子们与我们之间的陌生感已显著消融,那份初见时的拘谨渐渐被自然的亲近所取代。彼时彼刻,我深切体会到,此次实践活动已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温暖的种子,其意义不言而喻。
支教老师进行自我介绍,与孩子们拉近距离
东坝中心小学以足球运动为办学特色,初见校园时,便目睹孩子们在操场上灵动驰骋、踢运足球的身影。“我喜欢踢足球,踢足球让我快乐。”他们在绿茵场上肆意奔跑,周身洋溢着自由奔放的活力,那份纯粹的热忱深深感染了我,竟也生出亲身体验足球乐趣的向往。在授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怕受伤,我会一直踢足球。”孩子们在足球运动中展现出的坚持不懈、奋勇拼搏的精神,更让我深受触动,倍感敬佩。
孩子们在绿茵操场上踢足球
“哇,老师,我明白啦”、“老师,我要保护小树”、“老师,我每天都很开心呀”、“老师……”。在为期八天的支教活动中,支教老师结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采用手工制作、绘画创作、影视鉴赏及富有卡通元素的PPT等生动鲜活的形式,开展了红色文化、环境保护与心理健康等主题课程。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我们教孩子们学唱了有关王二小的歌曲,引导他们在旋律中体悟革命精神;通过讲解少先队员的相关知识,清晰阐释了加入少先队的意义与价值,帮助他们理解这一身份背后的责任与使命。在环境保护课程中,借助拓印工艺、环保主题手工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直观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则通过趣味小游戏、情绪瓶制作及绘画表达等方式,鼓励孩子们释放内心想法、表达真实感受,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情绪瓶的制作
支教期间,孩子们眼中跃动的求知光芒与脸上绽放的纯真笑容,始终触动着我们。“每次看到孩子们的眼睛,我便深有感触。”那专注凝视的眼眸里,既有对知识的热切渴望,更有对支教老师的全然信赖;互动时的灿烂笑容中,满是纯粹的喜爱与接纳。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可,是对教学方式的肯定,是对陪伴付出的珍视,更是心灵共鸣的自然流露。“教育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这份无声反馈,是支教路上最珍贵的收获,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传递,更在于用真诚搭建心与心的桥梁,而孩子们的每一个眼神与微笑,都是对这份意义的生动诠释。
孩子们与老师的合照
这11天的支教经历,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很短,短到不足以教给他们太多知识;但这11天又很长,长到足以让我明白,教育不只是传递,更是用真诚交换真诚,用热爱点燃热爱。我们带来的或许只是有限的知识,但孩子们回馈的,却是对教育最本真的注解:教育是双向的照亮,是当你俯身贴近那些纯真的灵魂时,他们眼中的光,也会成为照亮你生命的星辰。这份不舍与牵挂,让我更加确信,每一次微小的付出,都在悄然编织着改变的可能,而这,正是支教最珍贵的价值。这段记忆,会永远闪着光。(李悦 丁思甜 陈俊哲)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