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福建宁德古田县凤都镇紧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导向,创新推行“晨巡晚议”+“工作日志”工作机制,每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晨巡”察民情、“晚议”解民困,同步以“工作日志”压实责任链条,让民生“关键小事”成为基层治理“头等大事”。
道路抢修:从“塌方阻断”到“畅通民心”
在小吉至梅洋道路“晨巡”中,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及村主干发现两处塌方和一处水泥路断裂,严重影响村民出行。“晚议”会上,共同认为该路段是村民出行的重要路段,且安全隐患刻不容缓,迅速敲定“勘察-清障-修复”三步方案,同步启动工作日志记录责任人和工期。施工队仅用10天完成塌方清理、路面修复及防护栏增设,让村民“放心路”重新畅通。
场地整改:从“积水难行”到“健身舒心”
“晨巡”时,小吉村村民反映健身公园地面不平、雨天泥泞。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及村干部当即用工作日志记录问题,第一时间实地勘察。当天“晚议”明确“打磨找平”方案,并迅速安排工程队进场打磨修补。从接诉到整改仅用2天,昔日“积水洼”变身“健身乐园”,村民点赞“办事效率看得见”。
桥梁追踪:从“撞毁悬空”到“承诺落地”
针对村尾村货车撞毁桥梁未修复问题,镇干部通过“晨巡”收集诉求后,立即启动“工作日志”追踪机制:当天联系车主明确修复责任,每周更新整改进度,协调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支持。经持续跟踪,桥梁在半月内完成修复,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实实在在用“钉钉子”精神守护住了群众“安心桥”。
从道路修复到场地整改,从隐患排查到闭环管理,凤都镇用“晨巡”的脚步丈量民情,以“晚议”的智慧破解难题,凭“日志”的刻度压实责任,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下一步,凤都镇将继续以“工作日志”压实责任、以“早晚温差”提升效率,让“晨巡晚议”成为基层治理的“民生时钟”,让“工作日志”成为为民服务的“暖心账本”。(学习大军 古田县凤都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