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红数苗”联袂山哈放歌畲乡 汉畲同心共谱初心华章

发布时间:2025-07-03 10:30: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6月30日晚,抚州市资溪县乌石镇草坪村文化广场灯火璀璨,畲乡夜色被新时代的颂党强音点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元宇宙产业学院“红数苗”社会实践服务队与畲族乡亲联袂献上“喜迎七一”文艺盛典,以原创音乐为笔、数字技术为墨,在畲乡沃土共绘“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画卷,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资溪县乌石镇真相乡村旅游开发公司陈玲,元宇宙产业学院党委委员、执行院长程春清,学院教师代表赖传可教授与畲族群众共同观看了节目。

畲乡金曲映初心,原创艺术解码百年风华

晚会在实践队员原创歌曲《盛世华章颂中华》的激昂旋律中震撼启幕,跳动的音符如历史的脉搏,在铿锵节奏中铺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壮阔征程。紧随其后,实践队员创作的原创歌曲《云间的山哈》以独特视角惊艳登场——作品巧妙汲取汉族传统音乐韵律,融入畲族文化元素,以“山哈”(畲族自称)为意象载体,用音乐语言诉说汉畲两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厚情谊。当清澈的歌声与电子音效交织,舞台上汉畲青年携手演绎的画面,让“汉畲一家亲”的共识随旋律浸润全场。畲族老党员蓝启华演唱的《幸福不忘共产党,唱支畲歌谢党恩》将演出推向高潮,他以未经修饰的乡音咏叹“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质朴歌词与真挚情感引发全场共鸣。

舞台之上,艺术表达与思想传递同频共振。“红数苗”队员深情朗诵《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多角度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畲族阿婆蓝秋香的《汉畲同家》以清亮嗓音串联千年民族情缘,“汉畲同根”的共识随旋律浸润人心;竹竿舞阵中,师生与村民笑闹携手跃入节奏,欢腾的舞步踩出乡村振兴的节拍;蓝启东夫妇对唱的《隔山唱歌好声音》将畲乡婚俗转化为艺术表达,山野间的爱情誓言化作献给党的浪漫礼赞。一曲《灯火里的中国》让脱贫攻坚的硕果与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声光电的交响中立体呈现,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

数字赋能践使命,高校智慧激活文化传承密码

这场跨越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盛宴,本质上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红数苗”队员深耕畲寨文化肌理,将元宇宙技术、三维音频等专业所长转化为文化传播新动能——通过构建畲族民歌数字数据库,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非遗音乐的版权保护与云端展播,让养在深闺的畲乡颂歌突破地域限制,以“数字孪生”形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的理念可感可触。

晚会在《强国一代有我在》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穿透夜空,与远处畲寨的灯火遥相呼应。这既是青年学子以专业所长扎根基层的庄严承诺,更是高校将实践育人与民族文化振兴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在党的光辉指引下,“红数苗”队员用数字技术守护文化根脉,以艺术创作凝聚民族共识,让汉畲同心的旋律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生根发芽,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此次活动以“艺术+科技”的创新范式致敬建党104周年,将高校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既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责任担当,更通过“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承”的实践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校方案。(文/赵雪 金子旋 图/谭尊月 叶柳邑 刘倩瑜)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