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得意——郭莽园 陈炳佳联展第二回”在新石湾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联合主办,广东国际艺术周、水墨村美术馆、计深远文化协办,支持单位为广东石湾酒厂集团。展览由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担任学术主持。
本次展览为新石湾美术馆近几年来安排的重要学术研究展。郭莽园、陈炳佳先生是广东画坛两位极具个性和语言特色鲜明的艺术家。他们都是非科班出身,但又对艺术有着极为真诚的态度。几十年来,他们两个从各自的文化立场和生命体验对艺术,尤其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做出了各不相同的解释。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范畴。“意在笔先”是画家挥毫泼墨之前必先孕育的意图与意韵。“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诗人所追求的至高之境。鲁迅先生有诗曰“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本次展览中,展出郭莽园、陈炳佳两位艺术家一百多件的国画、陶瓷作品,作品风格鲜明,于浑厚的大写意笔墨之间见文人雅趣,于肆意奔放的抽象图式间品万千中国文化。
郭莽园先生是当今画坛令人瞩目的写意大家。其艺承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匠精髓,笔墨恣肆张扬,尤强调“野趣”与“率性”,追求“意、力、韵、趣”,诗书画印融合,形成了“野逸”与“雅趣”兼具的个人风格。他年逾八旬仍不懈探求,晚年创作如“重彩意象敦煌”系列,突破传统文人画框囿,以浑厚朴拙彩墨诠释敦煌神韵,罗汉形象融合神、人、鬼三态,让写意凸显了现代的韵致。
本次展览中,主办方在新石湾美术馆的1、 2号厅展出了郭莽园四十余件的中国画作品,在动物题材的作品中,寥寥数笔,加上点睛的题目,让生活中的平淡无奇的猫、乌龟、蜗牛、猴子等小动物,瞬间有了生命和内涵,生动形象,意蕴无穷,耐人寻味;而花鸟与山水作品,运笔古拙、挥洒、恣肆而不失含蓄,幽趣横生,重现现代文人的古典情怀。这次展出的作品都是郭莽园先生的近年新作。反映了晚年的郭莽园先生创作如入化境,完成了郭式笔法、墨法的嬗变,风格语言更臻深邃、畅快淋漓。
陈炳佳年逾六旬,四十载的创作轨迹,完成了一场从军旅生涯到艺术疆场的震撼叙事。其早年颇有大场景的主题性人物画制作,呈现出非同小可的造型能力。接着推出的《天象苍茫》系列,笔触狂放中蕴含哲思还散溢着军人式的刚猛。其后一系列的市井人物作品,厚朴奇拙的夸张带着谐趣,让人忍俊不禁又一再回味。他还有众多融入楚文化浪漫奇谲与神秘元素的大幅画作,有现代观念还有后现代的不羁,这是他提供给现代受众的视觉谜题。
陈炳佳展出作品主要分四块:一是2013年以来精心创作的部分大幅当代水墨画。这批作品尺幅在丈二对开(180 x 145 cm)以上,其中有组画、联画;二是传统中国画,有历史名人和高士人物,也有山水画;三是风趣诙谐的一平尺小品系列;四是部分现代陶瓷艺术作品。这次重点展出的一组以"消息树·生命风景线"为主题的大型陶瓷系列作品,是艺术家在2020年于景德镇精心创作的。艺术家将冰冷的弹壳和弹头,做成了有温度的巨型陶瓷艺术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文明进程中出现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化戈为艺"的和平价值观。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佛山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年年初,佛山提出了“再造一个新佛山”,其中文旅产业再度受到重点关注。新石湾美术馆在本土默默耕耘十年,以“学术性、专业性、公益性”为办馆宗旨,为当地的观众带来了近两百场的经典艺术活动。本次展览的引进,让观众在作品中感受中国艺术的美学,感受文人情怀与诙谐自在的生活态度,犹如“春风化雨”般滋养人们的心灵。
据了解,本次展览展至4月15日。(陈小飞 赵文彬)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