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实验小学迎接研修学院教学视导检查

发布时间:2025-03-17 12:05:2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3月11日上午,阳光明媚,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实验小学迎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教学视导活动。密云区教委小教科科长郑立华、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副院长张鑫以及各学科研修员齐聚于此,开展以 “视” 促教、以 “导” 赋能的全面教学视导,助力学校提升教学管理与学科科研水平,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此次视导活动以“教研备课创新领航,课堂改革提质增效”为主题,聚焦课堂教学实践,精准把脉教学问题,探讨教学改革新路径,共绘教育发展新蓝图。

活动伊始,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张书义同志致欢迎词。随后,副校长王小平围绕“教研备课创新领航,课堂改革提质增效”这一主题,从找准定位——从“问题”到“举措”、 教备创新——从“单干”到“共创”、课堂改革——从“传统”到“生态”、 展望未来——从“蓝图”到“实境”四个方面向与会领导和研修员们详细汇报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 

汇报结束后,视导进入紧张而有序的课堂聆听环节。各学科研修员分赴教学一线,深入语文、数学、英语等 11 门学科的课堂,共听取 28 节现场课。在这 28 节课堂上,教师们各展风采,充分展示了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教学观摩结束后,学科研修团队随即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他们重点针对任课教师的备课教案、作业设计以及校本教研开展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与专项指导。通过仔细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学校教学工作的扎实程度,为后续的精准点评提供有力依据。 

在精准点评环节,各学科视导组各抒己见,既肯定成绩,又提出宝贵建议。

语文学科视导组高度肯定学校语文教学团队在学科育人理念与教学设计层面的深度探索,指出课堂实践既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高阶思维培养,又展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建议后续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学习活动序列化设计以及认知规律研究等方面持续深化,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搭建更坚实的阶梯。 

数学学科视导团队对学校单元整体备课、课堂思维训练及作业分层设计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建议进一步加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构建更具系统性的数学素养培育体系。 

英语学科视导组深入剖析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认为主题情境创设与学科价值渗透实现了有机统一。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中的创新应用尤其值得推广,建议后续加强文化意识培养与国际视野拓展,打造更具开放性的英语学习生态。

道德与法治学科研修员王艳军老师充分肯定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在生活化问题提炼与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突出表现,但也指出要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通过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切实提升学科德育实效。

科学组研修员王福玉老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其在教学规范性、课堂生成性及教学反思等方面的显著进步。同时建议聚焦科学问题链设计与教研专题研究,进一步提升课堂探究深度与教研品质。 

体育组研修员郝洪军老师在观摩《体能——上肢力量》示范课后,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与方法创新三个维度进行专业解读,称赞该课例在运动技能传授与健康意识培养方面达到完美平衡,为体育课堂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音乐组研修员李营老师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三个层面剖析音乐课堂,指出教师专业素养与课标落实度均达到优秀水平。建议在综合性艺术实践活动设计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凸显音乐学科的美育功能。 

美术组研修员吴小利老师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教学创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堂在核心素养落位与教学成果呈现方面具有示范价值。建议持续深化跨学科项目研究,构建更具特色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信息科技组研修员高晓伶老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课堂教学设计既体现了技术深度又具备教育高度。建议加强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为学生数字素养发展创设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综合实践与劳动技术组研修员刘秋媛老师特别关注 "鱼菜共生系统" 课程研究的创新价值,认为该项目在人工智能教育与劳动实践结合方面具有前瞻性。建议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劳动教育品牌项目。 

书法组研修员王加俊老师系统评估了数智化书法课堂的实践成效,强调跨学科融合对艺术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建议建立常态化的教研协作机制,推动艺术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实现新突破。 

此次教学视导为育英学校密云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指明了优化方向。学校表示将以此次视导为新起点,把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探索成果落实到教学实效中。以开放姿态拥抱教育变革,以坚定决心践行育人使命,共同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刘婷荷)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