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守护新时代诗歌这片青青园地

——祝贺贵州省诗人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侧记
发布时间:2025-02-28 09:39: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贵州省诗人协会历时12年历程,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关心下,在贵州举办诗歌活动近千场,经历了贵州从经济洼地到经济高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甚至到高质量发展,贵州的新时代变化,都成为了贵州省诗人协会前行奋进的力量。特别是五年来,协会经历了非常艰难的三年疫情,也都逆行奋进,举办乌蒙见证走进毕节、诗写见义勇为、百集诗电影、黔进先锋 贵在行动走进基层系列活动、近二十场文化沙龙活动等,用诗歌的载体,书写一个个美好的“诗和远方”传奇。——题记

贵州省诗人协会走进习酒厂进行诗歌交流

诗歌,宛如人类灵魂幽微处的浅吟低唱,似那穿越千载岁月的袅袅余音,仿若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熠熠明珠。于新时代的澎湃浪潮里,诗歌这片青春园地,正引得无数人欣然投身其间,以文字为经纬编织绮梦,以韵律作弦索倾吐情愫,以意象为画笔勾勒世界。然而,这方沃野并非能安然无忧,它亟需我们以赤诚之心去守护,以睿慧之思去耕耘,以深厚情怀去滋养。

五年前,贵州省诗人协会“文军扶贫”宣传画

诗歌这方青春园地,堪称人类情感的栖息之所。自《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蕴含的纯美爱恋,至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彰显的豪迈壮志,又到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流露出的绵绵思念,乃至现代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悟,诗歌始终凭借其独特的语言节奏与韵律,精准捕捉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诗歌志愿者表彰会

无论喜悦、悲戚、思念抑或憧憬,皆能在诗歌中觅得共鸣。它恰似心灵的慰藉良方,当生活的重负压得人疲惫不堪时,一首温润小诗或许便能驱散心头阴霾,赋予前行的力量。

诗写乡村振兴

护持新时代诗歌这方青春园地,首当其冲要坚守诗歌的本真。诗歌的本真,乃情感的倾诉,是灵魂的触动。它绝非华丽辞藻的堆砌罗列,亦非生搬硬套的韵律拼凑,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切感触。

优秀诗歌志愿者表彰会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被纷繁琐事缠身,心灵为物欲所遮蔽,情感渐趋麻木。而诗歌却宛如一缕清风,能拂去心灵的尘埃,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

于新时代,诗歌更是记录时代变迁的生动媒介。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深刻变革,皆在诗歌中留下了鲜明印记。

黔进先锋 贵在行动基层系列活动

诗人以敏锐目光,将高铁的风驰电掣、5G 网络的瞬息传播、人工智能的蓬勃崛起等新时代元素融入创作,展现出这个时代的蓬勃活力与万千风采。同时,诗歌亦关注着社会的问题与困境,为弱势群体发声呐喊,推动社会朝着进步与公平迈进。

诗协主席郭思思奋战在一线

然而,这方青葱沃野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即时性的娱乐,短视频、网络小说等快餐式文化产物迅速抢占大众的闲暇时光,诗歌的阅读与创作空间被不断挤压。在商业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诗歌的出版与传播亦困难重重,诗集销量低迷,诗歌活动开展艰难,众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与诗人被湮没。

协会举行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大学举行

但我们绝不能任由这方沃野荒芜。守护新时代诗歌,需多方协同努力。教育乃是关键一环,学校应强化诗歌教育,将诗歌深度融入语文教学,通过朗诵、赏析、创作等活动,培育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与热爱,让诗歌的种子在年轻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

同时,贵州省诗人协会也为营造良好的诗歌氛围,举办各类诗歌活动、朗诵会、诗歌大赛等,为诗歌爱好者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媒体亦应发挥积极作用,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诗歌,让更多人得以了解与接触诗歌。

诗歌学术交流会现场

护持新时代诗歌这方青春园地,离不开良好的创作环境与文化氛围。诗歌的繁荣兴盛,需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需政府、学校、媒体等各方力量齐心协力。

乌蒙见证第二次走进毕节金海湖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新时代诗歌这片青春园地,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寄托着诗人的梦想与追求。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坚守为笔,以传承为墨,以创新为纸,以环境为砚,用心护持这园地,让诗歌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出更为绚烂的繁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奏响一曲激昂奋进的乐章。(贵州省诗人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 陈雪琴)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