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新春走基层】婚礼“囍”新春

发布时间:2025-02-06 11:55: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更是无数新人喜结连理的良辰吉日。

在贵州省毕节市,春节期间的婚礼热潮尤为引人注目,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在乡村与城市间盛大上演,让新春的喜庆氛围“囍”上眉梢。其中,李相静与丰花的婚礼便是这春节“囍”新春的典型代表。

走进纳雍县姑开乡海拔1870余米的阿楷箐村,新娘丰花家的院落早已装点得喜气洋洋。五彩的绸带随风飘动,红灯笼高高挂起,处处洋溢着喜庆与欢乐。

青年男女们唱着当地有名的山歌《妹比海水深三分》,以悠扬的歌声迎接新郎队伍的到来。这首山歌不仅旋律优美,歌词更是深情款款,表达了新娘对新郎的深厚情感,也为婚礼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温馨。

婚礼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当地传统习俗,原汁原味地展现了纳雍地区的民俗风情。新娘丰花头戴华丽的头饰,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的装扮不仅彰显了当地的传统美学,更象征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新郎李湘静则身着传统的苗族服饰,手持红绸,带领着迎亲队伍一路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迎亲队伍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身着盛装,手持彩旗,伴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缓缓向新娘家进发。这一路的热闹景象,不仅让宾客们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与豪放,更让这场婚礼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婚礼现场,宾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婚礼仪式,还能参与其中,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婚礼仪式结束后,宾客们被邀请品尝传统美食,如糯米饭、腊肉、米酒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更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

     此外,宾客们还有机会学习当地的民俗舞蹈,如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大歌等。这些舞蹈动作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大家纷纷表示,这种地方婚礼不仅让大家对乡村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第二天,随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新郎新娘在飘落的雪花中踏上了归途。雪花纷纷扬扬,仿佛为这对新人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显得格外浪漫。

 经过4个多小时的行程,一对新人终于抵达了新郎家所在的县区。这一路上,到处都是迎亲的队伍,像这对新人一样,处处充满着喜庆的氛围。新郎家更是热闹非凡,院子里挂满了红红的气球,喜庆的婚礼舞台吸引了街市上的人们驻足观看。一对新人,就这样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完成了新春的“囍”相逢,牵手共度余生。

据了解,毕节市近年来致力于挖掘和传承当地民俗文化,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活动不仅有力推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毕节市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苗族的跳花节、彝族的火把节、侗族的大歌节等,都是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通过这些活动,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独特的民俗表演,还能亲身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

在这场婚礼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更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毕节市的婚礼习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诠释。通过这样的婚礼,我们看到了乡村的活力与希望,也看到了民俗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勃勃生机。在这个春节,毕节市的婚礼热潮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喜庆与欢乐,更为我们展示了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图文/郭翰 郭见 胡静)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