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金牌教练”李南:广深线上的领跑者与传承者

发布时间:2025-02-06 10:29: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十车……五车……三车……一度停车……定速1公里……对标停车……”2月2日,凌晨1时20分,复兴号动车组稳稳地停靠在广深动车运用所检修台位,与停车标几乎丝毫不差。此时,指导司机李南正在开展当天晚班“传帮带”添乘指导的第2趟现场教学任务,他一边认真示范,一边讲解要领:“手比呼唤时,一定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春运期间,指导司机李南已添乘包保20台动车组调车安全。 

李南,48岁、中共党员,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机务段广深运用车间动车组地勤指导司机,曾是广深城际线开通时第一批动车组司机,入职27年以来,他先后被广铁集团评为动车组高级技师、安全生产十百千万先进标准化班组长及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作为全国的首批动车组司机,他肩负着高铁“金牌教练”的重任,带领着年轻高铁司机备战集团公司和全国铁总的技术比武大赛。

铁路边长大的孩子,做梦都想开火车

李南的家乡在东莞,从小在铁路边长大的他特别喜爱火车,儿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小伙伴蹲在铁路旁,观看一列列呼啸而过的火车。这些“钢铁巨龙”激发了他们共同的梦想,以至于小时候的李南做梦都想开火车。

1998年8月,李南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进入广深机辆事业部,担任机车乘务工作。工作之初,李南就立下“精心准备,加强瞭望,跑好第一棒,开好每一趟车”的誓言。2001年1月8日,首列国产高速列车“蓝箭”动车组研制成功后在广深线运营,由于业务精湛,工作表现优异,李南成为第一批值乘的副司机,2003年李南终于圆梦正式成为“蓝箭”动车组司机,为此,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耗在技术钻研上,很快他就成为“蓝箭”动车组司机队伍中的佼佼者,同事们有疑难问题时都会找他释疑解惑。

2025年春运,李南依然精神饱满,坚守在岗位第一线。2日2日5点26分, 在石牌动车所忙碌了一个晚上的李南指导又添乘复兴号动车组出所作业,7时26分0G6552次正点到达广州东站,正在为司机示范操作的李南注视着前方,一手熟练地口呼着作业程序“距标100米 ,时速26公里/小时,制动1级,注意防越站台”、 “手柄7级、施加停放制动”、“G6551次广州东站始发,换端交班!”每一个步骤都显得那么流利而精准。 

既然要开火车,那就要敢开“打头阵”的火车

2007年1月,和谐号动车组在广深线试运营,单位广泛动员具备报考条件的司机报名参加和谐号动车组司机岗位选拔,李南第一时间报了名。在培训过程中,面对考官的提问,李南坚定地回答道:“既然要当司机,就要当最棒的司机;既然要开火车,那就要敢开中国最快的火车。”2007年4月,和谐号动车组在广深线全面运营,李南成为第一批值乘该列车的司机。 

2011年2月,有着8年火车驾驶经验的李南,因业务技能优异,先后担任广深城际动车组、广潮跨线动车组、车间专特运指导司机。在这期间,每逢车间遇到新线开通、新机型上马、专特运等任务,担当线路“先行者”的李南,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真正地做到了哪里困难就去哪里,哪里需要攻坚克难就去哪里,带领班组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此后的这十年间,李南先后参与了广州东至潮汕跨线动车组联调联试,协助完成广铁集团首条跨线动车组的开通运营;广佛肇城际动车组联调联试,协助完成广铁集团首条ATO线路的开通运营;赣深线的开通运营,协助完成广深运用车间担当首条高速铁路线的开通运营,他也见证着广深城际线的发展,看着一条条条孤立的高铁线路变成了纵横交错的高铁立交网。

敢于打头阵,就要带出更多“双过硬”的铁军队伍

当“和谐号”动车组在国内各铁路局推行期间,李南就通过与“蓝箭号”动车组反复对比,总结出操纵、维护的差异,带领同事们,前往广深沿线进行分析线路坡道、曲线半径等数据,有效地解决了动车组“启车、慢行、调速、过分相、对标”5大操纵难题。此外,李南还积极编写了《CRH1A动车组司机手册》《CRH1A动车组操纵技术》等一系列动车组操纵资料,为动车组司机业务培训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作为动车组司机“金牌教练”的李南,还注重加强司机们的思想工作,通过不断总结管理办法和经验,与他们沟通交流、家访谈心,给每人量身定制“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计划书,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功夫不负有心人,提效不负带头人。近年来,“金牌教练”李南,相继带出了唐斌、潘光辉、严若军、邓泽荣、李辉等多名全路技术能手,并助力参赛人员取得广铁集团2018年动车组司机竞赛全能第一名、广东省职业比武第一名等好成绩。截至目前,“金牌教练”李南已累计培育出新一代动车组60余名。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司机,我在亲历广深城际沿线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一批批年轻人成长为技术能手,我真的很开心。”李南深情地说道,“未来,我将继续培养出更多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双过硬”的高铁司机,为建功铁路现代化提速增效”。(文/图 傅金海、唐逸峰、贺小安、高骞)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