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汇街道长纤塘社区党总支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探索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离乡不离党、有学更有为。
精准聚“流”,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属。长纤塘社区党总支精准聚焦流动党员管理,通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摸清流动党员信息,建立动态信息库。利用“浙里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中的流动党员板块,实现有效管理。针对流动党员本地亲友少的情况,发挥本地先进模范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结对帮扶。同时,建立微信群等线上渠道,提供活动通知、服务联系、意见反馈“一站式”服务,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属。
共促学习,让流动党员“学有所获”。流动党员长期处在外地,不能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对党组织容易产生距离感。长纤塘社区党总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未来社区幸福学堂、长纤塘文化展馆等阵地,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会,邀请流动党员参与集中学习教育,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及在线学习等形式,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间断、思想紧跟党。这一模式既贴合流动党员实际,又增强了学习实效。
引“流”赋能,促流动党员行有所为。通过网格走访挖掘流动党员的特长优势,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年近七旬的流动党员顾玉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等活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顾玉贵在矛盾调解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因广场舞场地问题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他耐心倾听双方意见,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成功化解了这一难题。像顾玉贵这样的流动党员还有很多,他们不仅为社区分担了工作压力,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长纤塘社区通过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互动,引导流动党员融入社区。这不仅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党性意识,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所在社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种文化上的融入和情感上的联结,对于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 李春)
责任编辑:宫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