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闽东之光

厚植教育沃土 书写育人新篇 ——宁德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4-10-07 20:07:19 来源:闽东日报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教育事业发展步履铿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推进教育提质,以高质量教育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补齐短板 坚持教育优先地位不动摇

回望过去,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发展水平低下,全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而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这里交通闭塞,信息匮乏,教育更是亟须发展。

经过75年的不懈努力,宁德的教育事业在摸索中逐渐规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教育都从实际出发,向优发展。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三都澳畔,蕉城中学东校区投入使用。238名新同学来到新学校,迎来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崭新的教学综合楼里,创客室、编程室、历史教室、地理教室、电脑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团中,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根据《蕉城区2024年秋季中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这所新学校生源主要为连城新区、三都澳新区、天山南北路新建小区、漳湾镇征迁户的学籍学生,以及部分城南镇、蕉南街道片区(自愿抽签就读该校)的学生,推动了蕉城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

这既是蕉城中学办学史上辉煌的里程碑,也是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又一个“兴教育、强教育”的生动注脚。

草地上,孩子们用油彩涂绘花瓶、木头、石子;操场上,孩子们玩着滑滑梯、跷跷板……今年秋季开学,寿宁县实验幼儿园迎来了253名小班新生入园。

这些年,寿宁县以“深化山海协作”为契机,将实验幼儿园列为山海协作重点项目,聚力托举,扩建老园区、新建新园区。园内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师,获得“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十佳教师”“中国好人”等荣誉。今年,寿宁县实验幼儿园还获评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投入真金白银、倾注真心实意推进教育优先优质发展,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把最优的位置给学校、把最高的褒奖给教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阔步前行。

过去三年来,全市共投入55.9亿元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实施项目143个,其中竣工项目99个,新增学位5.4万个。投入6.47亿元,新改扩配建54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9900个。全市5万余名教师甘于奉献,扎根三尺讲台,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坚强支撑。

协同发展  下好优质教育一盘棋

“九山半水半分田”,闽东的地理特征决定了优质均衡的教育在这里是道天然的难题。

直面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宁德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义务教育进入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同时,以乡村温馨校园、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为抓手,创新集团化办学方式,通过资源的聚集、力量的聚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以优带弱、以优带新,帮助弱校、新校快速提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范坑乡被称为福安的“西伯利亚”,福安市农村特岗学校——范坑中学就位于此。15年来,教师陈凤玲见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从这所学校走出去,进入复旦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站上了新的人生起点;也见证了这所大山里的学校,从“家徒四壁”般破败,到如今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完善,并获评“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宁德市温馨乡村校园”。“15年扎根乡村,我更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乡村教育的重视。”陈凤玲说。

同样有此感触的还有福安市茶洋民族小学校长占文清,他回忆道:“闽东一直有着重教尚学的传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安市先后投入约200万元改善茶洋民族小学的办学条件,生活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学生的住宿环境更好了。”

75年来,宁德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牢固确立并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闽东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截至目前,全市434所中小学,已有324所通过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评估,通过率74.65%;全市151所乡村学校,86所通过首批乡村温馨校园市级评估。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逐步建成,极大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同时,宁德通过健全完善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机制,组织符合条件的校长教师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师资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我们有了英语音乐表演、课本剧表演、口琴表演等艺术课程,这些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直播上课,让茶洋的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占文清说。

培根铸魂  抓住根本任务不放松

行走的思政课,鲜活的大课堂。

万物葱茏的6月,屏南县双溪镇组织开展“志愿小导游”系列活动。红色文化老讲解员带领孩子走街串巷,了解双溪历史、重温红色记忆。情景式教学,让革命精神更加真切可感。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根本使命。

“今天我们看什么红色电影?”“昨天学的红歌我已经唱得不错了。”课后时间,在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今天的“红色讲坛”又会有什么新内容。今年年初,该校以“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为出发点,首创“红色讲堂”,并将其列为学校午托课后服务一大特色,周一到周五分别安排听革命故事、看红色影片、读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等课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近年来,宁德抓住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放松,主动扛起新思想萌发地、实践地的政治责任,全市各地各校深入开展“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学习实践活动,全学科挖掘教学资源,打造具有宁德特色的思政课品牌,累计开展活动14100多场次,让“红色”成为思想政治课的鲜亮底色,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同时,着力推动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有顺序、分层次、有梯度地规划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听”老党员老同志讲故事、主题班队会课、国旗下讲话等;“说”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中学生演讲比赛,小小志愿者实地讲解等;“读”习爷爷经典语录、习爷爷用典等;“写”黑板报、手抄报、心得体会等。“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实践活动荣获第六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活动百优案例。(张颖珍)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