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石榴”花儿开,百里画廊“红”

——黔西市化屋村小资金撬动大产业,助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28 11:00:38 来源:中国报道

化屋村是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村总面积8.2平方公里,居住着苗、彝、汉3个民族,辖3个村民组,共284户1133人,2021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首站来到了化屋村,在化屋村考察调研时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黔西市委、市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2021-2023年以来投入中央和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共计920万元推动化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基础助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2021年以来,投入少数民族资金380万元,修建产业路2条4126米,让产业路成为各族群众的“致富路”,为农村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撬动整合其他资金建成2个黄粑加工厂,累计销售黄粑38万斤,产值近400万元。与贵州黄牛集团合作养殖本地小黄牛,2023年实现利润近100万元。种植黄姜100亩以上,产值100余万元。化屋村依托“联村党委”产业联盟发展平台,稳步推进黄粑、黄牛、黄姜“三黄”产业发展,各族群众兜更鼓、“腰更粗”。

传统融时尚,推动苗绣市场化。2021年,投入少数民族资金140万元发展化屋苗绣产业,“化屋苗绣车间”带动脱贫户14人稳定就业,2023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通过“村集体合作社+苗绣车间+脱贫户”经营模式,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今,黔西市培育“化屋苗绣”等多个文化品牌,发展苗绣经营主体65家,稳定就业200余人。成功引进苗绣产业园,拓展就业岗位3000余个,累计生产苗绣时尚服装200余万件,总产值约4000万元。2023年“苗韵•薪火”亮相杭州亚运会,惊艳全世界,苗绣已成为黔西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精品,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显著增强。

民宿促增收,推动旅游产业化。2021年以来,投入少数民族资金370万元,依托“织金洞—乌江源百里画廊—百里杜鹃”双5A精品旅游路线,精心打造民宿8栋46间,2023年,脱贫户参与民宿盈利分红达7.2万元。在少数民族资金的带动下,化屋村撬动整合各类资金,打造花都里精品民宿19家,建成贵州首家“露营基地”。2023年,化屋村接待游客30.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869.38万元,各族群众吃上“旅游饭”,幸福感大幅提升,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食堂领风尚,推动治理社会化。发挥“民族团结食堂”在促进民族团结、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中的作用,2023年,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万元,提升改造“民族团结食堂”1栋,采取“村集体+农户”模式进行利益联结,鼓励和引导各族群众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到食堂集中办酒席,把“小食堂”打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文明新风、弘扬中华文化的“大阵地”。(黔西市创建办 林永立  图/胡静)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