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惠州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配套的码头工程主体挺立在碧海之中,后侧的溢油应急设备库及护岸工程的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都说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打开局面,后续的工作就好开展了。”项目经理史虎彬不禁回想起码头建设中的奋斗画面。
灌注桩的打设则是“打开局面”的重要一环。灌注桩是承载码头的基础,也是码头能在海中立足的关键,打好钢护筒、确保桩孔稳定不塌陷是灌注桩施工的前提。施工前夕,项目团队对水下地形勘测发现,灌注桩施工区域岩石多为裸岩,钢护筒无法直接插在单薄的海底淤泥上。常规办法是回填碎石或沙袋,人工制造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固定钢护筒,避免冲孔作业时灌注泥浆外漏。
但施工海域地质特殊,多数岩石倾斜严重,填筑沙石很难在坡面上堆积,不仅无法为钢护筒打设提供稳定支持,钢护筒位置及垂直度也难以精确控制,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后期灌注桩成孔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想到这里,技术员郭伟愁眉不展。但是,当地的春稻种植给了郭伟灵感。
春回大地,岭南地区春稻开始种植。郭伟无意间看到村民们操作着高度自动化的插秧机,先将导管插入土地形成孔洞,再将秧苗投入其中,既精准又迅速。郭伟暗自盘算着:“如果能像插秧一样把钢护筒插进去,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插秧打桩法”逐渐在他的脑海成型。
“可以在岩石上钻孔,再把钢护筒放下去,如同机械插秧一般。”项目工艺讨论会上,郭伟兴致勃勃地抛出想法。但技术员徐文浩提出质疑:“虽然钻孔可以让钢护筒准确放到对应位置,但这样一来,钻孔直径必须大于钢护筒,有空隙泥浆还是容易漏出去。”
针对这个问题,郭伟很快给出了解决方案——在钢护筒底部缠绕水泥土工布,助力钢护筒在海底“扎根”。钢护筒下放前,在其底部1米范围内大面积缠绕土工布,填充钢护筒与钻孔间的缝隙,之后焊接1厘米厚的钢筋挡头作为限位固定,防止护筒下放过程中土工布被扯出。这样既减少了操作失误,还能降低损耗,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在第二天现场试验中,护筒下放到位,土工布精准封堵在底部,如同秧苗被土壤紧紧固定,既保证护筒稳固也避免了漏浆风险。
小创新带来了大效益,但要保证“高矮不一”且直径相差较大的钢护筒都使用“插秧法”精准振沉,还要进一步研究。郭伟和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分析和尝试,将原有双层沉桩导向架改进为“可调节组合式分层导向架系统”。“双层导向架,就像上下两只紧握钢护筒的‘手’,通过不同长度的加长块与导向架栓接组合,就能为每根钢护筒‘量体裁衣’。”郭伟一边说一边向大家演示。该系统利用加长块调节导向架大小,让这只“手”适应不同直径自由伸展,又可以根据现场钢护筒长度,增加不同长度的调节块,控制上下两只“手”之间的距离,供两层框架限位间距调整,成功将钢护筒偏位控制在正负10厘米以内,有效控制了钢护筒位置精度。最终,项目成功振沉205根钢护筒,提前45天完成桩基施工任务,达到预期产能。
俯瞰大亚湾畔,主体完工的码头工程挺立在辽阔的中国南海,成为中交建设者锐意创新的见证。(王泽众)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