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三月三”盛会上,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第十六项目部的青年志愿者们来到了现场协助维护秩序同时为村民们递上一瓶瓶“中交蓝”,帮助大家解暑降温。“你们是不是在永乐那边修高速呀”,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妇女看到瓶装水,立刻认出了大家的身份。“可得感谢你们,这水喝起来和你们找到的水源一样好”。
村民取水的池塘
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经常来项目部做客的那务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罗铁愁容满面。原来,受制于山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全部取自村子附近的一个天然池塘。池塘凭借着自然降雨进行蓄水,但近期持续的高温少雨,让池塘蒸发较为严重。村民的生活用水都变得十分拮据,“眼看就到芒果的结果期了,浇不上水,这一段的努力就白费了”。
在村企联建的模式下,项目部始终将村民的难题作为自身的难题:“王主任不用着急,我们的小伙子们都愿意帮这个忙”。党支部书记韩毅立即组织人员帮助友好睦邻寻找水源,但大家在山路上一连找了两天却没有收获。
行动小组开展研讨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技术组人员在项目图纸上找到了希望:“去年咱们踏勘的时候,发现过一个水塘只不过是被塘边茂盛的草木掩盖住了而已,而且这个水塘与当前的池塘距离不算太远”。事情出现转机让大家倍感振奋,经过半天的清理与搬运,水塘最终“重见天日”,露出原本的样貌。
茂盛的植被遮挡了水塘
“这个水塘高度偏低得加装水泵向上输送”。但水塘的边缘是一个近乎垂直的陡坡再加之两个池塘的间距影响,普通的水泵无法胜任这一任务。综合比选多种方案改变地势,将陡坡放缓是最经济的办法,但是这就需要改动村集体的土地。
“项目部一直在帮助我们解决用水的问题,这片集体土地大家是否同意进行改造”面对王罗铁的征询,村民们也深知饮水问题的重要性,全部赞成对这片土地进行修整。有了大家的许可,建设者们便动起手来用挖掘机挖走陡坡多余的土方。在埋入引水管道后进行少量回填,轻松实现引水,不仅如此,这群“糙汉子”更是干起了手工活,将之前清理出的杂草树枝进行了简单拼接,四角绑上重石沉入池塘。一个天然的挡泥草盖就完成了。如此,每次雨后池塘底部的泥沙也不会被激起。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村民的收成有了保障,项目部也倍感欣慰。
改造后的新水塘
“发现改造新水源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困难,更成为了我们共建的有力见证”王罗铁看着忙碌的果农们感慨万分,而两池清水彼此连通,恰如彼此交融的“村企情”。(王泽众)
责任编辑:田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