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创

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记南华大学的两年驻村帮扶工作

发布时间:2020-05-17 15:15:55 来源:中国报道

2019年,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娄底市和涟源市整体脱贫摘帽之年,任务十分繁重。南华大学驻涟源市古塘乡申家村的帮扶工作队抛家舍业,带着责任和情怀迎难而上,连续奋战两年,圆满完成扶贫任务。2018年实现27户112人脱贫,申家村整体脱贫摘帽;2019年,成功实现5户9人脱贫,村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3%。目前申家村已成为湖南省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涟源市“厕所革命”试点村、涟源市乡村振兴试点村。

一、强化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成立扶贫办的基础上,成立了南华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时任党委书记王汉青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阳小华同志任副组长,组织部长于涛任办公室主任。与此同时,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形成合力,使脱贫攻坚成为全校师生的政治任务。且学校党委行政加大对工作队的保障和激励力度,增加扶贫年度工作经费和交通费额度,并给与工作队专项绩效津贴。且注重强化内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打造一流的工作队,严格出勤管理,三名队员全年都保证了平均每月出勤20天以上。按照涟源市“全城行动”的要求,加强了入户走访,全面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全面掌握村情民情,实现了多次遍访全村农户。

二、明确帮扶工作思路和计划

按照省、娄底、涟源三级驻村办的具体要求,明确了“三结合、三突出”的工作思路: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根本目标,突出创新帮扶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把产业扶贫作为重点内容,突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实事求是与发挥优势相结合,把消费扶贫、健康扶贫和文化教育扶贫作为重要抓手,突出打造帮扶工作的特色亮点。通过持续做好结对帮扶,精心落实帮扶措施。南华大学安排了38位领导担任结对帮扶责任人,共帮扶贫困户42户。全年共精心组织完成7批次70余人次的领导到村走访贫困户,超额完成省驻村办的走访要求。上半年校长张灼华和时任党委书记王汉青,下半年党委书记高山均带队到申家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并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

三、帮扶工作特色与亮点

1.基础设施突飞猛进。两年投入资金260多万元,兴建了4个水利和饮水工程,公路、水利和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解决了全村10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村基本上实现户户通公路。

2.产业扶贫异军突起。科学制定申家村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促进申家村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成立专业合作社,投入240多万元初步建成申家村富硒稻米加工厂、100亩稻田养鱼基地和300亩特色经果林采摘休闲示范基地。富硒稻米加工厂已经建成投产,两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利润35万元,实现全村贫困户分红。2019年获得湖南省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经费150万元(从2019年开始每年50万元)。

3.消费扶贫方兴未艾。学校后勤集团与申家村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建立农产品销售的微信群,先后30多次组织出售贫困户的农产品。两年来为申家村及古塘乡销售农产品金额达260多万元。

4.健康扶贫彰显特色。充分发挥学校医学资源优势,坚持“立足申家村、面向古塘乡、辐射涟源市”的工作思路,创新建立南华大学古塘健康扶贫基地。免费培训村医,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开通远程诊疗,向卫生院捐赠价值308万元的急需医疗设备,实现卫生院设备升级换代,并捐赠80万元捐建申家村标准化卫生室。

5.科教扶贫硕果累累。学校重视科技文化教育扶贫,两年内13个学院和博士服务团200余人次师生来到申家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计算机学院电商兴农服务团获得2018年全国“三下乡”优秀单位;学校科技扶贫团队获得了湖南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农村科技助力示范项目,科普经费20万元。此外,还组建了研究生支教团,6名研究生扎根古塘乡开展支教和扶贫。

6.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工作队创新帮扶工作方式方法,全力抓党建促脱贫,实施“帮扶公益金”制度,实施分类帮扶和激励制度,启动“申家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讲20多期,参与村民超过800人次。

7.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工作队着力推进申家村人居环境治理,学校捐赠10个垃圾箱,价值3.7万元,规范了全村的垃圾存放和处理;推进全村“厕所革命”,开展文明卫生户评比;全村家庭安装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开展“屋场会”,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作者:娄底新网记者 盛祥桂/贺新朝)

责任编辑:陈卫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