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周宁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区、中国鲤鱼文化之乡和全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周宁县公安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握“稳字当先、安字当头”要求,强化责任担当、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整治涉险公共区域,及时排查整治一批安全隐患,坚决筑牢涉险公共区域安全防线,有力维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巡防模式 守住安全底线
“警官我们知道的,只在允许的范围内垂钓,不会下水的!你们放心吧!”在水库附近,辖区垂钓爱好者对着正巡逻的民警、辅警们说道。周宁县公安局坚持“步巡+车巡+空巡”巡防模式,定期组织警力对沿溪、沿水库等涉水区域及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开展常态化巡逻,特别是在容易发生溺水事故重点水域设置“打卡点”,定点定时对区域开展多频次巡查防控,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应急救援。
在全县涉险公共区域特别是5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立警务站和移动警务室,强化旅游旺季的执勤值守,在临水、临崖、曾溺水点等重点区域周边放置救生圈、救生绳等救援装备、设置安全警示牌。同时创新建立无人机巡防模式,在重点涉险公共区域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逻、提醒引导、远程广播通告,形成“陆空”全覆盖联动,及时劝阻进山找菌或私自下河游泳、嬉戏、钓鱼的群众。
加强隐患排查 筑牢安全屏障
“一定要注意,这里的防护设施要全,提醒群众注意安全……”民警对着村干部、景点工作人员提出了工作建议。依托全县治安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及夏季行动“涉险公共区域安全防护(防溺水)”专项行动,重点围绕山边、水边,公园景区、网红打卡地等群众易聚集、事故易发多发的涉险公共区域,组织社区警务队及群防队伍,全面排查辖区涉险公共区域风险隐患。
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建立问题清单,及时督促责任主体开展整改工作,仔细察看隐患整改、警示牌、救生设备配置等情况,强化临水临崖等涉险公共区域安全管控,完善安防基础设施,确保风险隐患动态清零、不留死角。
加强安全宣传 延伸安全触角
周宁县公安局结合“千长挂千所、万警进万村”工程及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统一行动等,在开展隐患排查的同时,组织民警、辅警还通过“线上+线下”双重发力,营造浓厚氛围。
“曲项向天歌,如果不小心失足落水,要想办法把头浮出水面,在保持正常呼吸的情况下,再向他人呼救......”民警生动形象地用“咏鹅”自救法,向辖区群众普及落水自救与施救的科学方法。在线下,通过设立安全知识宣传栏、在社区电子屏播放安全知识宣传视频、发放倡议书等方式,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真正做到积极主动防范,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线下热火朝天,线上宣传也不松劲。通过“周宁公安”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发布各类安全知识主题文章、短视频,还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了“防溺水安全锦囊”、“避险锦囊”等短视频,被当地群众热传,真正做到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全力以赴筑牢“大安全”防护网。
行动开展以来,周宁县公安局结合夏季行动涉险公共区域安全防护(防溺水)专题工作,共发放宣传单页3000余份,开展宣传教育50余场次,排查临水临崖、溺水事故、进山迷路多发区41处,发现问题隐患74处,当场整改63个,督促限期整改并发出公安提示函12份。(学习大军 周宁公安 供稿)
责任编辑:田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