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闽东之光

华科学子赴舒城:夕阳正“喻”“皖”风暖,“舒”心养老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3-08-31 10:03:1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17日至22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夕阳正‘喻’‘皖’风暖,‘舒’心养老助振兴”实践队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开展以乡村基层养老建设为主题的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在老龄化趋势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养老成为民生之重。近年来,为有效破除当地乡村养老发展阻碍,舒城县结合实际采取一系列举措,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舒城模式”。为探寻舒城破解乡村养老难题、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秘诀,实践队前往舒城县四镇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实践悟发展,躬身求真知。

老有所养:机构护理——优质护理安暮景,悉心照料养桑榆

8月18日,在官塘村村委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舒城县第一家专为失能半失能农村特困人员提供养老服务的专业护理院——百神庙镇厚德护理院。参观了院区的过程中,侯院长向实践队介绍了护理院的概况和运营管理模式。实践队获悉,整个院区共有四个功能区,老人的吃住娱医都能在护理院内得到保障。侯院长介绍道,护理院与县医院建立了对接,如果出现突发疾病,老人能得到及时救治,实现“小病不出院,大病有保障”。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与老人亲切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没得说,真的没得说。”当队员问到一位老人住在这里的感受时,他爽朗地笑着说。“什么都给你弄得好好的,都不用操心。”实践队了解到,护理院中入住的多是农村“五保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占很大比例。“场地是政府租赁的,老人的居住护理费用也由政府出。”侯院长介绍道。政府收集当地“五保”老人与失能半失能老人信息,出资向厚德养老护理院购买养老护理服务,为老人办理入住,实现集中护理和照料,构建“政府主导,机构承接”的养老模式。

如今,厚德护理院已成为当地失能半失能农村特困人员养老服务的一张名片。经过多年发展,厚德护理院探索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厚德经验”,为舒城的乡村养老尤其是农村特困人员养老问题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队员们切实感受到舒城县政府的养老举措对当地乡村养老的兜底保障作用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养老问题的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对厚德养老护理院老人进行问卷采访

老有所依:居家入户——一关一爱总温情,细致服务暖人心

坐落于城关镇的舒城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舒城县一家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8月21日,实践队对服务中心进行了参观调研。

在访谈中,实践队获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两大养老服务板块见长,一是居家入户上门服务,二是社区建设集中照料。服务中心有专业的护理服务团队,通过与养老需求信息的对接,定向精准地提供居家上门养老服务。负责人介绍道,中心会派志愿者开展理发、剪指甲、测血压的义务活动,到村民家中或敬老院里,就是为了服务老人、便利老人。这里建有丰墩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医疗室、文体活动室、观影室……完备齐全的设施令队员们赞叹不已。“现在很多老人都知道这里,有的早上七点多就在门口等着了。”负责人提到。丰墩社区老年食堂也设在此处,老人们只需不到十元的价格就可以吃到可口实惠的饭餐,不同年龄段的老人享有不同程度的补贴。

据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已经辐射至舒城县五个乡镇,正在逐步建设覆盖县域的养老服务网络。实践队了解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受县政府的委托,承接居家入户服务的外包和相关养老机构的管理运营。这样“公建民营、公托民办”的养老服务供给和管理模式给实践队留下深刻印象,也让实践队下决心认真研究舒城县的养老建设模式和运作机制。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

老有所乐:一老一小——黄发垂髫皆怡然,朝夕美好共守护

8月22日,在负责人邵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干汊河镇韩湾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重点为农村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是老年人与留守儿童的“幸福之家”。

打开一间间功能室的门,崭新的设备映入眼帘:品茶室、戏曲室,是老人们的娱乐圣地;舞蹈室、音乐室,又是孩童的乐园。“我在附近住,时不时就来,好玩嘛!”一位老人高兴地讲。据邵主任介绍,“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是县政府建设的民生项目,重新翻修闲置搬迁楼建设而成,再交由第三方运营,主要为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服务。

“这里是‘老有所乐’,要让老人们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邵主任说道。实践队深切体会到,养老不止吃喝住行,也要关注老人的心理和情感,让老人在愉悦中安然生活。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基础上,满足老人的文娱活动需求,充实他们的生活,这也是社会的责任所在。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民交谈

文旅助兴:晓天老街——百年老街承古韵,守正创新焕生机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晓天老街,是皖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徽派古建筑群,现为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街区。8月20日,在晓天镇街道书记朱枫林的陪同下,实践队对晓天老街进行了参观学习。

实践队首先来到江家大屋,详细了解了江家大屋的历史,随后认真观看了老街中重新修缮后的每一栋建筑和历史文物。在江家大屋“独梁厅”中,实践队见到了“独梁承三间”,横亘百年而不朽,承重万斤而弥坚。

目前,老街的修缮和修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朱书记向实践队介绍,晓天镇这两年正在推进老街修复改造,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复原古建筑的原始风貌。除了修复,街道也格外重视老街文化底蕴的传承和开发。当前,街道正在寻找合适的经营管理者,而能够让老街得到保护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进行开发。

实践队注意到,江家大屋大门旁侧的陈列架上摆放着当地的一些非遗手工艺品:油纸伞、蒲扇、桐油,还有晓天特色兰花香囊。在晓天老街,实践队见证了晓天镇对古街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努力,认识到了当前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和修复的艰巨任务以及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之势。

图为晓天镇街道书记为实践队员介绍老街

乡村振兴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发展战略,与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乡村养老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舒城县在乡村养老领域的建设成效颇显,探索出政府牵头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建民营、公托民办”的舒城模式,为舒城县的养老民生和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对调研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撰写调研报告,进一步探究总结舒城县的乡村养老建设经验和对乡村振兴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对晓天老街的调研成果进行总结,做好老街历史文化传承开发的宣传和推介。(潘文泉)

图为实践队与官塘村村委的合照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