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一村一品一特色,打造家医“暖”服务

发布时间:2023-05-15 17:08:10 来源:中国报道

如何让家庭医生真正的走进家庭,融入群众的生活,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中医院医共体大洲分院的家庭医生团队根据辖区群众需求,打造“一团一品”特色服务。今天一起来看下杨志春家庭医生团队的“暖”服务。

杨志春医生是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中医院医共体大洲分院的家庭医生,走进他的诊室,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挂满一面墙的红锦旗。2月初墙上新增了一块奖牌,衢江区金牌家庭医生团队。最近的一面是2月底,狮子山村的曾奶奶家属送来的。“医德高尚医术精 关爱病患暖人心”讲述着杨医生与曾奶奶的“生死之交”。

狮子山村的曾奶奶今年快90岁了,因突发腹部剧烈疼痛被家人紧急送往上级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胆囊穿孔伴胰腺及腹腔感染,住院治疗半个多月后,病情未见好转,因曾奶奶年纪较大基础疾病较多,身体多器官衰竭,病情危重建议家属放弃治疗。曾奶奶拉回家时身上留置有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后续怎么护理成了大难题。“杨医生每个月都上门到村里来服务,我们让杨医生来看看吧!”杨志春医生接到家属电话后,立即带上团队成员上门服务,重新更换了导尿管,并指导了引流管的护理和注意事项。杨医生看着虚弱躺在床上的曾奶奶,心疼不已,每次上门时曾奶奶都会热情打招呼,现在连人的不认识了。出于不放弃每一个患者的初心,杨医生让家属把患者送到医院里治疗。因为上级医院都建议放弃治疗,曾奶奶的家属出现了犹豫。两天后杨医生接到了家属的电话,电话内容让杨医生至今都印象深刻,“杨医生,我们大家商量了一下,同意把母亲送到医院来。你是我们的家庭医生,我们非常信任你,你都不放弃,我们更没有理由放弃。”

曾奶奶入院后,杨医生与上级医生取得联系了解病情,制订治疗方案,进行精心护理。一周后曾奶奶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并能起床在房间内走动。半个月后曾奶奶的身体恢复比较理想,生活能自理,身上的管子都拔掉了,顺利出院。

曾奶奶出院后,杨医生每半个月左右就上门进行回访,及时掌握曾奶奶的健康状况。每次上门曾奶奶的子女们总是说“杨医生,真的太感谢你了,能让我们重新陪在母亲身边尽孝道!”

一个团队的成就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杨志春家庭医生有三名责任医生,分别负责一个村,团队“一村一品一特色”,共同打造了整个家医团队的“暖”服务!

自设便民药箱,把便民服务放在群众家门口。团队成员刘俊秋是狮子山村的责任医生,刘俊秋的父亲以前是“赤脚”医生,从小耳濡目染是个细心的人,他发现农村里大部分是老年人,有个小伤小痛基本靠熬,怕麻烦不愿意去医院看。如果家门口有个小药箱,是不是就能帮村民及时解决一些健康小问题。有了这个想法后刘俊秋就开始行动了,自掏腰包准备了几个便民药箱放在村里,为了方便村民取用药箱放置在每个自然村的人员聚集点。药箱里有消毒药水、创口贴、止痛贴、夏天还有藿香正气水,刘俊秋每个月到村里时都会查下药箱内的物品的有效期,用完的物品及时添置。家庭医生团队还定期到村里开展健康讲座,科普健康小知识及便民药箱内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刘俊秋的手机号码也成了热线,常常有村民打电话咨询便民药箱内的药品如何使用,或是打电话说要付药费给他。刘俊秋每次都耐心的解释,微笑着拒绝,从不收费用。村民郑阿姨每次提起便民药箱都忍不住地要夸一番。之前郑阿姨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指,鲜血直流止都止不住,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家去医院又不方便,关键时刻想到了刘医生上门时说过,村里放了小药箱有需要可以拿来用。郑阿姨按照刘俊秋上课时的步骤先用碘伏消毒、再用云南白药止血,最后创口贴包扎,很快血止住了。“以前没有这个便民药箱,像这种小伤口我们是不会去管它的随便用纸巾包一下绳子一绑就好了。之前我老头子的手指头干活割进去了就是没处理,后来发炎了流脓了没办法了才到医院去看的。现在有了这个便民药箱,我们自己也能消毒处理了。”郑阿姨开心地说道。村民们小伤小痛不用出门不用熬,在家门口自助解决,便民药箱服务走进群众心里。

“暖”心服务,老年心愿树。老年群体是团队的重点服务对象,为力所能及的解决老年人的需求,刘俊秋在村里的共享餐厅门口设立了心愿树,并拜托餐厅的阿姨帮助不识字的老人写心愿。爷爷奶奶们纷纷表示“这是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啊,我们不好意思跟子女张嘴的小心愿,刘医师都帮我们实现了。”目前,心愿树完成了老人的第一批小心愿,拐杖及水杯。

95后小医生成“村宠”,老人们热心给他介绍对象。团队成员方航,是后祝村的责任医生。刚到后祝村的时候,这个95后的江西小伙子就遇到了麻烦——村民一口衢州土话,他完全听不懂,“老人不会说普通话,我不会说本地方言,一开始简直是鸡同鸭讲。” 不过,团队组长杨志春医生也是江西人,现在已经可以和村民无障碍交流,这给了他不小的信心。此后半年里,他特地让本地同事多跟自己讲方言,留心他们日常的聊天,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主动问,终于基本克服了语言关,“基本上可以听懂了,能简单的交流。” 方航由奶奶带大,从小就很有老人缘。在后祝村,他也马上成为了受欢迎的“小方医生”,村民甚至热情地给他介绍对象。 一位六十多岁的大伯说,以前他在城里打工,工地里的年轻人都不愿和他聊天,经常满脸不耐烦,甚至恶语相向,“小方医生不像他们,他很有耐心,说话不着急的,没见过态度这么好的年轻人!”团队每个月的7号、17号都要到村里开展巡回医疗服务,为村民送医送药。虽然作为村里的“村宠”,但有时候遇到固执的村民,小方医生再怎么有耐心也拿他们没办法。 有一次,巡回医疗队在村委会给村民免费量血压、测血糖,70多岁的吴大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也检查了一下,没想到收缩压高达200mmHg,远超正常值。 “大伯,你以前量过血压吗?”“没有,今天第一次量。”“你高血压很高,得吃药啊。”“怎么可能,我身体好着呢。”“高血压不控制风险很大的,您……”“你们这些人,就是来骗我们花钱买药的!” 几个回合交手,小方医生迅速败下阵来,吴大伯拿着农具扬长而去,拦都拦不住。 当天返回医院后,方航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同事们听完他的描述,断定吴大伯“吃软不吃硬”,外人强行劝说作用不大,最好让家人和其他村民介入,另外老人对药价比较敏感,也可以作为突破口。第二次,方航请村干部把吴大伯和他家人都叫到村委会,一番科普后,让家人来劝吴大伯,并强调根据马上出台的新政策,降压药以后可以免费申领,不用花一分钱。吴大伯听得将信将疑,还是没有同意。 第三次,他请出了巡回医疗队的“铁粉”周阿姨。周阿姨老伴去世、无儿无女,独自一人居住在村里一个小瓦房。此前她因糖尿病诱发糖尿病足,导致双下肢皮肤溃烂,医疗队处理后才逐渐康复,从此视他们如亲人。 周阿姨平时就是巡回医疗队的热心“宣传员”,常常和村民念叨自己治疗的经历,这次她又详细和吴大伯讲了一遍,“他们不是骗人的,是真的来帮我们的。”这次,吴大伯终于接过了医生手中的降压药。 从群众的需求出发,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

不落一人,不留一户,做到家医服务全覆盖。团队成员邱芬芬是深龙村的责任医生。深龙村是山区村,地域广、人员散,村里居住的都是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八十多岁的吴奶奶住在深龙村乌岭头自然村,名为村,实为海拔700多米的山头,车子只能停在山脚下,需要徒步爬半个小时。山上只剩下吴奶奶一户了。邱芬芬第一次给吴奶奶服务时,老人家并不热情。勉强回答医生的提问面对血压高坚决不肯吃药。“当时很郁闷。”但邱芬芬依旧坚持定期对吴奶奶开展上门随访。看到家庭医生每个月坚持不懈的“爬”上来为自己一个人服务,吴奶奶也开始配合医生规律服药。“奶奶,血压有点高,要按时吃药。”邱芬芬测完需要后,详细的叮嘱着,一边做着记录,本子上详细记着吴奶奶的每次检查数据。“经过多年的跟踪服务,老人家观念变了,变得主动配合治疗。”邱芬芬开心地说道。家庭医生巡回医疗每个月定时上门送医送药送服务。即使山高路远,即使只有一人,医疗服务从不缺席。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中医院医共体大洲分院共组建6个家庭医生团队,2022年签约率达90%,十大类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7%,群众满意度达98%。做到家庭医生签而有约,服务走进群众心里。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辖区大部分属于山区,地域分散、交通不便,很多地方不通水泥路且没有移动信号,山区居住的基本为留守老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大洲分院推出以家庭医生巡回医疗的服务模式,定时定点送医送药送服务上门,精准解决山区群众就医难题。截至目前,开展巡回医疗服务400余次,服务群众1700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的医疗需求200余次。巡回医疗服务深受群众满意与认可,每月入户送服务与群众中形成了超于医患的亲人关系,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两慢病患者的管理率达到75%以上,服药率达90%以上,控制率大大提升,达到治未病、防已病的效果。(兰燕、刘俊秋)

责任编辑:宫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